名家首页
名家库
观点荟萃:
谈股论金
经济时评
产业观察
精彩推荐:
首席说
不吐不快
金融界首页
>
名家首页
>
名家库
> 李宇嘉
李宇嘉
李宇嘉,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、中山大学银行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,经济学(金融方向)博士、高级研究员,10年商业银行研究经验、10年房地产研究经验,曾任商业银行客户经理、证券公司研究所房地产行业研究员。
李宇嘉:为啥“提前还房贷”掀起高潮?
春节前,理财产品大面积破净、收益率回撤,甚至负收益,让老百姓对于房贷利率(一般在4%-6%)和保本理财收益率(目前在3%以下居多)的对比,有了清楚的认识。
2023-02-06 10:36:00
0
已阅 111
李宇嘉:稳定楼市,为何如此艰难?
2022年楼市差,直接原因就是信心不足、预期悲观,这导致楼市交易量回到2015年。但是,比交易下跌更可怕的是——“板结”,也就是信心不足、预期不振与房价下跌、交易情绪惨淡的恶性循环。
2023-01-09 08:06:03
0
已阅 209
李宇嘉:为何楼市需求端纾困的效应下降?
去杠杆叠加疫情常态化,供需错配全面显现。这种情况下,政策全面退出,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,还会让局面积重难返。所以,调控政策不可能全面退出,只能是积极探索新模式,纠偏错配的供需。
2022-09-20 09:04:55
0
已阅 286
李宇嘉:房地产的出路在哪里?
未来,房地产的新模式、良性循环,不仅是“老三亿人”过上更高品质的居家和社区生活,更是“新三亿人”(年轻人、新市民)能获得相对体面的居所、分享
2022-09-13 08:05:30
0
已阅 318
李宇嘉:到底如何稳楼市?
越是发达区域,地产“金融加速器效应”越大。说白了,这些区域的楼市,过去各路资金和资本比较青睐。于是,“负向循环”以后,冲击也越大。稳经济,大省要带头,稳楼市也一样。
2022-08-22 08:24:42
0
已阅 235
李宇嘉:不一样的地产逻辑
调控强调“因城施策”,已有80多个城市出台楼市松绑或纾困政策,不乏上海、南京和苏州等热点城市。疫情冲击超预期,需求下滑、预期转弱的颓势难改,“稳增长”被置于更重要的位置,“因城施策”的范围和力度正在加大。
2022-04-27 09:23:55
0
已阅 857
李宇嘉:楼市松绑和“房住不炒”的边界
给楼市松绑,已是共识,但怎么贯彻“房住不炒”呢?
2022-04-15 15:27:35
0
已阅 579
李宇嘉:房地产新模式受关注,“租购并举”或是核心
近期,房地产新模式很受关注!什么是房地产的新模式?这是个很大的命题。行业良性循环、租购并举、长效机制、存量运营、金融供给侧改革(比如REIT
2022-03-29 11:39:05
0
已阅 524
李宇嘉:楼市距离回升还有一段距离,政策端目标不是救市
政策端的目标很明确,保稳定、保行业,而不是救市或救企业。政策端不会放大招,需求已不复当年之勇,供给冲击还会继续存在。楼市低位徘徊的局面,可能要贯穿上半年了。
2022-02-26 14:17:05
0
已阅 423
李宇嘉:读懂深圳楼市当下的“不正常”
刚刚结束的12月,热点城市二手房市场有触底迹象,但深圳跌幅还在加大。为何会这样呢?深圳房价暴涨,是杠杆催生“虚火”、刚需被哄抬的结果。
2022-01-17 08:58:55
0
已阅 700
李宇嘉:短周期看房贷利率进入下降周期,长周期看不可能
国家在房贷利率的定价基准上(5年期LPR)上并未松动,给市场传达的还是控制地产炒作,不希望楼市热起来的信号,因此,当前降低利率对楼市的预期影响有限。
2022-01-07 16:18:43
0
已阅 174
地产项目上货架,一袭华丽的袍子掀开了
市场层面感受到了政策的暖意,而且是从上到下一揽子的。除了地方层面继续小打小闹的“购房补贴、人才优惠”等,最重磅的就是,央行、银保监推出融资工具——并购贷、专项债券,支持优质房企收购问题企业的项目。
2021-12-24 10:35:35
0
已阅 218
房地产:政策再次眷顾,面目已非昨日
值得关注的是,对于房地产政策的表态,近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,特别是再次明确了“支柱地位”,颇为意外,超出市场预期,为何会出现这样呢?
2021-12-13 09:34:05
0
已阅 429
重要会议提出,房地产“良性循环”,这是什么信号?
预计,今年年底,房地产市场开始走稳,明年一季度出现小幅回升。但也只是小幅反弹,而不是趋势反转。
2021-12-07 09:39:50
0
已阅 448
预售资金监管的困境和出路
以现售取代预售,开发商把房子建好了再出售,这样就不会有任何烂尾的可能性。看似解决了问题,可以高枕无忧了,但事实上掩盖了在预售全链条管理上的问题,也不符合前期投入大,资金周转慢的地产开发模式。
2021-11-28 13:39:00
0
已阅 457
央行提出“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”,透露出什么信号
央行提出“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”,意味着对首套房购置、“卖一买一”改善型需求,未来的信贷投放会增加,并缩短放贷周期,利率再上升的概率不大了。
2021-09-28 11:49:05
0
已阅 297
9城发布房价“限跌令”,逻辑是什么?影响有多大?
长期看,还是要夯实产业和人口基础,要和周边中心城市做好产业协调和互补、错位发展,慢慢扩大楼市需求的范围。
2021-09-26 16:47:43
0
已阅 393
房地产领域的第三次收入分配
土地拍卖新规“8.10”闭门会议,传达出了楼市重要的信号,即消除行业“内卷”,给开发商让利,改善终端住房产品质量和品质,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住房质量和环境提出的新要求。
2021-09-04 13:33:35
0
已阅 232
供地祭出新规,楼市的一个时代过去了!
土地出让规则上,国家的目标与地方不同,甚至相反。规则最终确定,将是二者目标的融合。不存在一致模版,不同城市、不同时期的形式也不同。不管如何,经营土地、推高房价的时代过去了。
2021-08-13 09:24:00
0
已阅 237
清算“深房理”的影响有多大?
“深房理”事件对深圳楼市的影响,是地震级别的,其影响也将从深圳这个震源扩散到全国。
2021-08-10 09:11:20
0
已阅 307
加载更多
投稿
Mail: fang.bao@jrj.com.cn
Tel: 010-83363000-3477
更多专栏作家
查看全部
李宇嘉
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
靳毅
国海证券研究所固定收益研究团队负责人
张启迪
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
赵伟
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
李迅雷
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